团队运行机制

化学教学团队是河南工程学院一支重要的教学力量,多年来为学院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化学教学团队建设将在学院和系的领导下,开展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团队的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增强教学与科研能力,特制定化学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及管理、监督制度。

一、建设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学为中心,坚持“教学科研共同发展”的团队建设方针和“以教学为本,科研促进教学,科研带动学科发展”的团队建设特色,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形成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很合理的教学队伍,形成有教学名师、教学骨干的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改革、教育教学研究上有省级成果;在课程建设上有省级精品课程;有自编教材;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创出特色;在教学和科研水平上达到同类团队院内领先,省内知名;形成有特色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做出有影响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二、建设计划

以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突破现有体制,构建以专业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教研室为载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团结合作的教学团队。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形成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教学团队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本团队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梯队为目标,通过引进或提高的方式,实现教师队伍的进一步完善。根据本科生的教学需要,尤其是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继续鼓励团队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全面、系统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继续实行 “一帮一”制度,发挥高级职称、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继续实行公开课制度,由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或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的教师每学期举行公开课,全体团队教师观摩听课;同时,重视现有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更新教学思想和理念,拓宽知识面。并且有计划的选派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访问或学术交流,更新知识,跟踪学科前沿,提高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2、积极申报科研、教研课题

建设完备的、相对独立的科研体系,将科研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带动化学本科专业的发展。发挥团队师资队伍优势,努力形成本学科专业的研究特色和研究方向。同时,鼓励团队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工作,让他们独立承担研究课题,将教学和科研密切融为一体,以教师深厚的学术功底支撑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建设教学科研型的教师队伍。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经常开展科研、教学研究。通过课题的研制使全体教师在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上得到大的提高。

3、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进一步搞好教学改革与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推广应用机制。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实施质量工程建设,推动化学教学团队的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研究、参与设计开发实验装置,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适时进行本科生与研究生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本科生教学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结合。加强与企业联合建设产学研基地,增强产业化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创新性教育中的作用。加强教学团队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推动团队教改方向与内容和科学前沿接轨,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重视名品工程建设

精品课程的级别和数量是衡量一个教学团队的综合标准。团队要在《基础化学》省级精品课程、《化工原理》院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步伐,努力申报院级精品课。通过精品课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建设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把握专业发展趋势,不断丰富与完善教材建设。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专业教材体系,根据教材的变化及时调整相配套的习题与实验、学习指导书的内容。同时,鼓励教师编写和选用反映化学学科最新成就,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与教学内容体系相配套的教材,满足基础教学改革的需要。

5、建立打造优秀教学团队的激励与约束制度

努力营造软环境,在团队建设中,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约束制度, 有效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在软、硬件上创造有利于打造优秀教学团队的机制和环境。

6、协调各建设管理部门,共同建设好教学团队

团队建设在学院、系管理下开展建设活动。除在学院职能部门的管理下,还将利用学院教学督导组,系督导组,学院有专门的教学管理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对团队的推动作用,明晰的责任划分,全方位的管理体系,为教学团队运行提供了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保障。

7、坚持实验室开放

继续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扩大实验室开放范围。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开放实验室。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坚持每年举行一次的学生化学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具体措施

(一)加大教改力度

1、针对学院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和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想,要加强课程建设和相应的教学内容改革,建设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2、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目标改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知识储备、能力锻炼、素质提高几方面协调发展。

3、要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构建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选课平台,还要改革考试方式和方法,分层次教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严谨治学、严格管理的教风和学风。

4、要加强教学改革研究。要形成制度,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有规律、经常的教学改革交流和研讨,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5、要及时把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成果渗透到教学中去,以开阔的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积极开展双语教学,鼓励有能力的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尝试,为将来全面开展双语教学提供经验。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对青年教师特别是刚毕业的教师的培养。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导师,指导中青年教师,定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实习、实训、课程建设、学术等方面培训,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2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锻炼,增强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

3、有计划安排中青年教师出去进修,或攻读在职博士学位。

4、努力提高科研能力,有计划地开展学术讲座和报告,相互交流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专著或论文讨论班,有效地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品位。

四、保障措施

1、在化学教学团队中鼓励2名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2确定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的方向,每个方向都形成课题组,由组长负责组织教科研攻关。

3、按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每门课程投入3000元建设费用,以保证建设质量,每学期期末课程负责人撰写一份建设总结,每年年底对各门课程进行验收评定,不合格者,减少下年经费。同时,本课程组人员取消本年度评先资格。

4、积极申报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能力。三年内,团队成员中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至少应申报一项省级或以上科研、教研课题。对立项的省级教研项目,奖励5000元;对立项的厅级教研项目,奖励3000元;对立项的院级教研项目,奖励1500元。科研项目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

5、发挥青年教师的重要作用,培养教学团队的后备力量,保持化学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团队青年教师在院级或省级的教学或科研崭露头角。

6、在教学与科研中加强创新性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计划在三年内,团队成员每人发表1篇教研论文;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发表3篇科研论文(含化学学会的论文,化工学会的论文),其中1篇被三大索引收录;其他成员发表2篇科研论文。同时,对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教研论文每篇给予300-1000元的奖励。

7、积极引导团队成员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争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2-3本,并给予大力支持和相应奖励。

8、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坚持教育以人为本,注重实践教学,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全力支持成员参加课程改革、课程建设等教育教学观摩活动。

9、依据各专业培养目标,修订与专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验课程体系,建立化学化工课程教学平台;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课件研究;更新课程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前沿性与先进性;发挥精品课程优势,继续加强课程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多媒体及网络教学。

10、团队成员每年年底对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对本年度工作进展缓慢者,取消评先资格。连续两年工作进展缓慢者,三年内取消评先资格。

10通过3年建设,争取与外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和教学互动,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